鱟試劑細菌內毒素檢測法是利用鱟試劑與組菌內毒素產生凝集反應的機理,以判斷供試品中細菌內毒紊含量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一種方法。該法具有快速、簡便、重復性好、可進行標準化并且一次可以完成多批供試品檢測等優(yōu)點。
經衛(wèi)生部批準,該法用于四種大輸液(5%和10%萄萄糖注射液、氮化鈉注射液、注射用水)的熱原檢查,在全國試行取得了滿意結果[1]。近年來國內藥檢工作者將該法用于其它藥物注射劑等的細菌內毒素檢查,取得了一些進展。
馬守江等采用鱟試驗法檢測50%葡萄糖、1%普魯卡因、復方氯化鈉、葡萄糖氯化鈉、甲硝唑等5種注射液的細菌內毒素。研究結果表明:復方氯化鈉、葡萄糖化鈉對鱟試驗無干擾,50%葡萄糖、1%普魯卡因、甲硝唑3種注射液對鱟試驗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將后三種注射液分別稀釋10、10、5倍可消除鱟兩國試驗的抑制。采用上述方法對5種100批注射液細菌內毒素檢測,并與家兔法對照,適法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8%和1%,未出現(xiàn)家兔法陽性而鱟試驗法陰性的結果[2]。
由于普魯卡因可干擾鱟試劑凝集反應,張衛(wèi)星等采用雙向超濾技術,將2%普魯卡因與內毒素分離后檢測細菌內毒素,既可消除干擾,又可避免稀釋方法使檢測靈敏度下降的缺點;通過對12批2%普魯卡因注射液檢測,與家兔法對照取得了一致結果,臨床應用也未發(fā)現(xiàn)熱原反應[3]。
郭紅等用鱟試驗法測定單硫酸卡那霉素的細菌內毒素,結果表明:經處理的藥品對鱟試驗無明顯抑制作用,通過對84批單硫酸卡那霉素檢測,并與家兔法相對照,初步認為:鱟試驗法用于單硫酸卡那霉素內毒素檢測是可行的,有可能取代家兔法而用于熱原控制[4]。
王晶等將鱟試驗法用于注射用對氨基水楊酸鈉半成品的熱原檢查,試驗方法為:取檢品1%溶液0.2ml與0.1ml無熱原生理鹽水,加至鱟試劑安瓿中混勻;恒溫37℃水浴保溫1小時觀察結果;通過一年來47批產品檢驗,與家兔法對照結果均一致[5]。
郭紅等用鱟試驗法檢測青霉素細菌內毒素研究證明青霉素不干擾細菌內毒素的致熱作用;用該法對100批青霉素G鉀和100批青霉素G鈉分別進行檢測,與經典家兔法對照取得了一致結果,證明了鱟試驗法的可行性[6]。
張衛(wèi)星等用鱟試驗法直接檢測注射用氨芐青霉素鈉的熱原。研究表明:注射用氨芐青霉素濃度大于20mg/ ml時對鱟試驗有抑制作用;采用10mg/ml氨芐青霉鈉與靈敏度為1EU/ml的鱟試劑進行試驗,經對10批檢品檢測,與臨床效果相吻合[7]。林黎明等采用加2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加熱破壞氨芐青霉素鈉以消除干擾的方法測定內毒素,成功地將鱟試驗法用于30例靜滴氨芐青霉素鈉致藥熱的原因分析[8]。
許新濤等研究了對中藥茵梔黃注射液采取鱟試驗法檢測熱原的可行性。試驗表明:由于吐溫對鱟試驗有抑制作用,含吐溫一80茵梔黃注射液不宜采用鱟法檢測熱原;不含吐溫的該藥用鱟試驗法檢瀏內毒素需稀釋4倍。認為在兔法把關的前提下,鱟法作為茵梔黃(不含吐溫—80)注射液熱原初篩是可行的。研究者用鱟法控制該藥熱原24批次,與家兔法對照,總果一致,未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10]。
華君等用鱟試驗法檢測輸液器具污染情況,分別用靈敏度1EU/ml和10EU/ml的鱟試劑檢測49批輸液器;結果表明采用靈敏度10mU/ml的鱟試劑對內毒霉的檢出率略高于85版中國藥典家兔法,用于檢控輸液器具的內毒素是可行的[10]。
采用鱟試驗法檢測藥物注射劑等的細菌內毒素具有許多優(yōu)點,但作為試管內的生化反應,不能反映熱原質引起哺乳動物的致熱反應過程,并且抗生素、中藥等對鱟試驗有干擾。近年來藥檢工作者采用稀釋法、超濾法等部分克服了鱟試驗法的局限性,使其應用范圍日益擴大。
參考文獻
[1] 中國藥學年鑒編委會編.中國藥學年鑒(1991).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62
[2] 馬守江等.中國藥學雜志,1992,2T(12):741
[3] 張衛(wèi)星等.藥學情報通訊,1991,9(4):45
[4] 郭紅等.藥物分析雜志,1990,10(6):369
[5] 王晶等.藥學情報通訊,1988,6(3):42
[6] 郭紅等.藥物分析雜志,1990,10(6):369
[7] 張衛(wèi)星等.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1990,10(7):312
[8] 林黎明等.藥半通報,1987,22:430
[9] 許新濤等.中草藥,1991,22(6):286
[10] 華君等.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1987,7(9):411